教育精选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意思是什么形象的表现了什么

字号+作者:admin 来源:圣才网 2024-09-18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其含义为:豆杆与豆子本是同根而生,为何要如此残酷地相互折磨?生动展现了同胞兄弟之间的自相残杀,也折射出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激烈争斗。此句源自三国时期魏...

其含义为:豆杆与豆子本是同根而生,为何要如此残酷地相互折磨?生动展现了同胞兄弟之间的自相残杀,也折射出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激烈争斗。此句源自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创作的《七步诗》。

《七步诗》原文

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翻译

煮豆来制成豆羹,过滤豆子做成汁液。

豆杆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豆杆和豆子本是从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为什么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么狠呢?

《七步诗》注释

①持:用以、用作。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②漉(lù):过滤。 豉(chǐ):煮熟后发酵过的豆。有版本也作菽(shū)。

③萁(qí):豆茎,晒干后用作柴火烧。

④釜(fǔ):古代的一种锅

⑤煎:煎熬,喻指迫害。

《七步诗》赏析

此诗纯粹运用比兴手法,语言浅近,寓意明晰,无需过多阐释,只需对个别词句稍作疏通,其意思便清晰可见。前四句描绘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景象,曹植以“豆”自比,一个“泣”字充分展现了受害者的悲伤与苦痛。

第二句中的“漉豉”指的是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指的是豆茎,晒干后用作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恰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相逼过甚,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比喻之妙,用词之巧,且能瞬间脱口而出,着实令人惊叹。

后两句笔锋陡转,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愤懑,这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何要这般苦苦相逼?“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千百年以来已成为人们劝诫避免兄弟反目、自相残杀的常用话语,表明此诗在民众中流传甚广。

这首诗以萁豆相煎作比,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及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语气委婉深沉,讥讽之中带有提醒劝诫。这一方面体现了曹植的聪慧才智,另一方面也反衬出曹丕迫害手足的残忍。此诗之妙,在于巧妙设喻,寓意明朗。豆和豆秸同出一根,就如同同胞兄弟,豆秸燃烧却将锅内的豆煮得翻滚“哭泣”,以此比喻兄弟相残,极为贴切动人。

《七步诗》创作背景

黄初元年(220 年)正月,六十六岁的曹操病故,曹丕由世子晋升为魏王;同年十月,汉献帝被迫禅让皇位,曹丕即位,称帝为魏文帝。由于争夺太子之位的这段经历让曹丕难以释怀,在他称帝后,仍对曹植心怀芥蒂。他担忧这位有学识且有政治抱负的弟弟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便想方设法要铲除他。曹植深知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却又无法脱身,只得在极度悲愤之中七步之内成诗应命。

《七步诗》作者介绍

曹植(192 年—232 年 12 月 27 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的第三个儿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故而又称陈思王。

曹植乃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及集大成者,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尊奉为文章的典范。其代表作品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本站所有标明出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转载内容只为传播信息无任何商业目的,若涉版权及侵权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联系邮箱:admin@ymhi.cn,我们在核实后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删除,并致以诚挚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