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考试

课程与教学论考什么

字号+作者:admin 来源:圣才网 2024-07-15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课程与教学论乃是一门专注于研究课程规划与教学实践的学科,其重点在于怎样高效地传递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培育他们的能力。在考试当中,或许会涉...

课程与教学论乃是一门专注于研究课程规划与教学实践的学科,其重点在于怎样高效地传递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培育他们的能力。在考试当中,或许会涉及到以下几个层面:

1. 课程设计:涵盖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评估等方面的知识。这或许要求您理解如何依照教育目标以及学生的需求来规划和调整课程。

2. 教学策略:涉及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评价等内容。这可能包含探讨如何有效地运用各种教学工具和资源,以及如何评估学生的进步与成果。

3. 学习理论:课程与教学论需要熟悉不同的学习理论和观点,例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以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这些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

4. 教学实践:可能包含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要求您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教学效果。

5. 教育研究方法:课程与教学论需要掌握教育研究的方法和技能,比如观察法、实验法、问卷调查等,以便进行教育研究和改进教学实践。

6. 教育政策与法规:对于教师而言,了解教育政策和法规极为重要,因为这能够帮助您遵循规定,确保教学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7.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生学习、教育和发展的科学,知晓这些知识有助于更优地理解学生,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与教学论涉及众多方面的内容,需要全面地掌握和学习,以在实际教学中获取更出色的效果。

为了让您有更深入的了解,

当下,教育学考研的大部分院校退出统考,转为自主命题,不同院校的考试科目存在差异。建议先选定院校,明晰该院校的考试科目和参考书籍,而后再开始备考。

教育学考研复试在各个院校不尽相同,考试的内容也有所区别。同样建议可以先确定好院校。

教育学专业较好的院校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首师大、南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可供考虑。

目前复习主要是针对初试的备考复习,复试等初试结束之后再进行复习也是来得及的。各科的复习先从参考书籍入手,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复习。

有关教育学考研的相关信息可以到博仁考研网查看。

课程与教育论方向介绍:

学科简介

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其形成历经了漫长的历史阶段。正在朝着新的、更高水平的理论综合以及不同学科教学论专门化研究的方向发展。

本学科着重探索先进的课程与教学理念,研究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问题,并积极参与当下的课程教学改革。

培养目标

系统掌握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独立从事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能力;能够对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做出判断和分析研究的能力;具有独立研究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从事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能够完成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硕士学位论文,运用一门外语进行交流,能够较为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语文献的能力。

研究方向

01.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

02.小学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03.学习论

04.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05.中学政治课程与教学论

06.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07.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08.实验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09.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0.数学教学研究

11.竞赛数学

12.数学教学心理学

13.数学问题的解决与心理学研究

14.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15.汉语国际教育

16.生物课程与教学论

17.地理与可持续发展

18.英语课程教学与研究

(注:各个招生单位研究方向略有不同)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11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00 分题)

(各个招生单位考试科目略有不同,以上统考院校为例)

专业开设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渤海大学等。

就业前景

伴随国家对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视,就业前景将会更为广阔。近些年来,相较于不少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呈现出供不应求且常年不衰的良好态势。这是由于我国教育事业相对滞后,教育人才原本就较为稀缺。在近几年,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更是为师范毕业生带来了广阔的就业市场。从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就业去向来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就业前景相对较好。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基础教育教学和研究机构、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教育合作与交流机构从事相关教学、科研与各类课程的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

本站所有标明出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转载内容只为传播信息无任何商业目的,若涉版权及侵权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联系邮箱:admin@ymhi.cn,我们在核实后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删除,并致以诚挚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