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问答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翻译

字号+作者:admin 来源:圣才网 2024-07-14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其翻译为: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此句源自宋代苏洵所著的《六国论》。这篇文章虽是论...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其翻译为: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此句源自宋代苏洵所著的《六国论》。这篇文章虽是论述历史,但作者本意并非单纯论证六国灭亡的缘由,而是旨在引出历史教训,委婉劝诫北宋王朝摒弃妥协苟安的政策,警惕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原文节选如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4、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5、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6、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7、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8、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9、译文:齐国不曾贿赂秦国,(然而)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援助其他五国。

10、五国已经覆灭,齐国也就无法幸免了。

11、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具备长远的谋略,能够守护他们的疆土,坚守正义,不向秦国贿赂。

12、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在后面才灭亡,这就是运用武力抗秦所产生的效果。

13、等到后来燕太子丹把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计谋,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灾祸。

14、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两次失败而三次胜利。

15、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

16、(赵国大将)李牧接连击退秦国的进攻。

17、等到李牧因遭受诬陷而被杀害,(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令人惋惜的是赵国用武力抗秦却没能坚持到底。

18、而且燕赵两国正处于秦国将要把其他国家几乎消灭干净的时刻,可以说智谋和力量都已穷尽,国势孤立危急,战败而亡国,实在是迫不得已。

19、假如韩、魏、楚三国都珍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

20、(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仍然健在,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如果与秦国相比较,或许还不容易估量(出高低来)呢。

本站所有标明出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转载内容只为传播信息无任何商业目的,若涉版权及侵权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联系邮箱:admin@ymhi.cn,我们在核实后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删除,并致以诚挚歉意。